通知公告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
学术讲座预告

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16-11-16

讲座题目:未来衣服能发电—可穿戴的纤维状能源器件

主讲人:彭慧胜教授

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。

时间:20161124日上午9:00-11:30

地点:逸夫楼540报告厅

讲座内容简介:

重点介绍一类新型纤维状的太阳能电池、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。与通常的平面结构相比,纤维状能源器件具有质量更轻、柔性更好、可集成等优点,并可通过纺织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,在航空、航天、军事、医学、电子等广泛领域都显示了重要的应用。这些新型纤维状能源器件可望带来新的科技革命,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,如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下一个全球工业革命的突破口,但目前相对笨重的供能系统无法满足其轻质、柔性、可集成等综合性能要求,而新型纤维状能源器件可望解决上述瓶颈问题。

 

彭慧胜教授个人简介

彭慧胜,复旦大学教授、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。在国际上提出并发展出新型纤维状的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、太阳能电池、锂离子电池、超级电容器、金属空气电池等电子能源器件,与通常的平面结构相比具有质量轻、柔性好、可集成等优点,并可通过低成本纺织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,在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发展出一个新方向。发表论文172篇,包括2Nature Nanotechnology1Nature Photonics29Angew. Chem. Int. Ed.6J. Am. Chem. Soc.35Adv. Mater.1Phys. Rev. Lett.。成果2次被Science5次被Nature10次被Nature子刊以研究亮点等报道,2次被Nature评为月度亚太地区十大研究亮点。被SpringerElsevier、科学出版社邀请出版了3部专著。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80项,获授权37项,33项实现了转让。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、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等30项学术荣誉。指导的博士生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青年化学家奖(3人)和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生奖(3人)。

 

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
2016.11.16